蒙药的概念

在蒙古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称为蒙药。它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。其植物药约占70%,蒙药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药一样,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独具药性强,服用量少的特点。  

蒙医学以阴阳五行、五元学说理论为指导,贯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。内容包括三根理论、七素三秽的物质基础、辩证施治的基本方法等。

1、三根 “赫依”、“希目”、“巴达干”为三根,是人体的本基。蒙医用三根的动态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、病理现象。其中,“赫依”属五元之气,中性,是生命活动(包括语言思维)动力的支配者;“希日”属五元之火,是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;“巴达干”属五元之土和水,是机阴或寒性的基物。它们单一偏盛、偏衰或紊乱即导致疾病,偏盛时表现功能亢进,偏衰时表现功能衰弱,偏盛达极点或有他根的干扰时变为紊乱,则表现功能错乱。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三者协调一致,互依互约,保持动态平衡。若其中之一发生量的改变,即此根病变,进而可导致三者间平衡失调,产生各种较复杂的病理变化。 

2、七素 又称七精。分别为精华、血、肉、脂、骨、髓及红或白精,是机体的构成物质。七素与三根之间有着互依互养的关系,当三根变态时,体征表现在七素,反之七素反常时,三根失常或其平衡受到破坏。   

3、三秽 稠、稀、汗等三种排泄物,是七素生化过程中的产物,对诊治疾病有重要参照意义。  

4、蒙医辩证施治 主要内容包括治则、立法、处方、疗术等。通过寒或热药平息,峻或缓攻泻,刚或柔外治,宜或忌食谱,重或轻起居等十种措施,根据病情采用熟、清、解、温、补、节及生活习俗的关系,时刻不得忽视。   

此外,尚有“脏腑说”、“黑、白脉说”、“温病理论学说”和治疗方法,指导着蒙医临床实践。